茶趣橫生

2013121407:37

茶趣橫生

分類:雜談
2010/06/06 10:23

茶道因其歷史淵源的深遠而凝鑄著厚重的文化和獨特的人性~
因兒參悟為融匯儒、道、釋三派的美學觀點~
“天人合一”成為中國茶道的哲學基礎~
儒家的“以虛靜推於天地,通於萬物”~
道家的“寧靜致遠,道法自然”~
佛教的“茶禪一味,梵我一如”~
其要義均在於人與大自然的精神聯繫與心靈感悟~
是人類主體與自然客體的感性交流和精神融通~
最終達到“思與境偕”、“情與景冥”的境界~
這便是古代中國人所追求的“天人合一”思維~
僧道居於高山,飲日月之精華滋潤心神~
享天地之靈氣,僧欲成佛,道則成仙,一杯茶可謂妙引乎也~
故僧道對茶,趨之若騖,視為仙草,引領心靈穿越時空飛馳~
佛教溶進“清靜”思想,通過飲茶與山水、自然融為一體~
在飲茶中享受美好之韻律、精神開釋,心靈洗塵~
精神寄託也是一種“悟”,飲茶得道,茶中有道~
中國“茶道”二字首先由禪僧提出~
把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緯度~
故僧人把參禪“頓悟”與飲茶結合~
提出“茶禪一味”的思維理想意境~
而道家講求天人合一,物我合一空間~
更注重將自我精神與茶藝形式緊密結合起來構築融會~
一杯茶,一縷茶香,甚至沸泉之一串泡沫乃至香氣迴腸~
都能引出一片情思,使之成為一種空靈忘我境界-灑脫~
被茶道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呼應成一種態然修行修身~
自古文人雅士,大多為品茶專家行列~
品茶作詩,盡興于欣欣然,茶助文思~
興起品茶文學、品水文學、品味之風~
還有茶文、茶學、茶畫、茶歌、茶詩、茶戲等,相輔相成~
使飲茶昇華為精神享受,從而形成茶道——雅士茶道與世俗茶道~
構成現代茶道不同流派的基礎根源~
而發揚于雅文之中,對於飲茶,非在乎於止渴、清津、提神~
而在乎于導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脫俗的境界~
於閒情雅致的品茗中感悟人生~
人之意,在乎山水之間,在乎風月之間~
在乎詩文之間,在乎名利之間~
希望有所發現,有所寄託,有所忘懷~
而雅之境,在於清、靜、簡、雅~
一為品茗之趣,二為茶助詩興,三為以茶會友,四為雅化茶事~
“芳香溢齒頰,甘澤潤喉吻,神明淩霄漢,思想馳古今”~
“得半日之閑,可抵十年塵夢”~
如此雅致,皆為茶道、皆在虛實之中,也超越虛實之外矣~
飲時:心手閒適,按詠疲倦,意緒紛亂~
聽歌拍曲,歌罷曲終,杜門避事~
鼓琴看畫,夜深共語,明窗淨几,洞房阿閣,賓主款狎~
佳客小姬,訪友初歸,風日晴和~
輕陰微雨,小橋畫舫,茂林修竹,課花責鳥,荷亭避暑~
小院焚香,酒闌人散,兒輩齊館,清幽寺觀,名泉怪石~
落日平臺上,春風啜茗時~
石欄斜點筆,桐葉坐題詩~
翡翠鳴衣桁,蜻蜓立釣絲~
自逢今日興,來往亦無期~
——杜甫《重過何氏五首》~
茶趣悟道 茶為滌煩子,酒為忘憂君~
——施肩吾詩~
金粟金芽出焙篝,鶴邊小試免絲甌~
葉含雷信三春雨,花帶天香八月秋~
味養絕勝陽羨種,神清如在廣寒遊~
玉川句好無才讀,我欲逃禪問趙州~
——劉土享《謝玉粼上人惠桂花茶》~
常說,品茶為品境,不在乎茶,而在乎境~
茶趣,虛虛實實,玄機無限,所謂虛,乃精神也~
而實,在於物質乎~
虛實結合,品茶、品境、品一番人生~
飲茶,或獨辟清幽之境,伴著茶香嫋嫋升起~
用心品味茶的陶醉,或約三五知己,伴絲竹弦樂~
以茶代酒,不必拘於禮節,盤座之~
啜飲之,得其清香,享其意境~
未必不能高談闊論,也示必不能載歌載舞~
竹下忘言對紫茶,全勝羽客醉流霞~
塵心洗盡興難盡,一樹蟬聲片影斜”~
總之,境由心生。或自怡自樂,此番情趣,自不必與外人道也~
「昔日皇帝茶,今入百姓家」~
這句話不僅道出四川雅安蒙頂山所產「蒙頂茶」的「皇茶」地位~
也透露出這個素有「仙茶」之稱的名茶~
如今已能貼近大眾,成為一種平民化享受~
對同樣愛好品茗的臺灣人來說,絕不容錯過~
西漢甘露元年(西元前五三年),被後世譽為「茶祖」的吳理真~
在上山采藥時發現野生茶樹的藥用價值,於是在蒙頂山上尋找該樹~
並將其種植于蒙頂山五峰之間(今皇茶園),開創了人工植茶的先河~
至唐玄宗天寶元年(西元七四二年)~
蒙頂茶開始入貢,成為皇家的御用飲品~
且獲「天下第一」殊榮,形成獨具特色的蒙頂山茶文化~